媒體聯合采訪現場
羅振濤主任接受記者采訪
當問到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今年的發展格局及今后發展趨勢等問題時,羅振濤表示:“與2011年相比,今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總產量大約為6390萬平方米,增長11%;太陽能集熱器保有量增加2577萬平方米,增長11.9%。總體來看,由于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增速略有放緩。但行業依然呈現以下幾大發展態勢,1.行業骨干企業銷售額全部保持增長,零售市場依然能夠保持以往的銷量不下滑,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2.工程市場銷量大幅增長,增幅超過52%,主要應用于工農業生產的太陽能熱力系統;與建筑相結合,包括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公共節能改造等都促進了工程市場的快速發展;3.技術進步加快,低溫技術、中高溫技術的安全問題,智能系統,集成系統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品質進一步加強;4.企業管理水平正在升級,不少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正由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向現代化企業制度邁進,不僅如此,生產裝備、生產模式也都有很大進步。”除此之外,羅振濤還表示,“十二五”規劃多次提到重點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并且設定了太陽能熱利用在2015年4億平方米、2020年8億平方米的整體目標,家電下鄉政策、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政策的出臺也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使行業更為規范地發展,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參與制定了34項國家標準和5項行業標準,這些標準為太陽能熱利用產品提供了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而且行業也正沿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前進。
霍志臣秘書長回答記者提問
對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霍志臣教授指出:“隨著百城太陽能規劃(建設100個太陽能示范區)、200個綠色能源縣、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保障房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退耕還林等共140多項政策的不斷出臺,太陽能熱水器的3大市場——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和國際市場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尤其是標志著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成熟的工程市場的崛起,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進步。”雖然目前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已經取得了不匪的成就,但是霍志臣教授認為未來太陽能熱利用仍要堅持8大技術領域的研發、拓展,其中包括:1.開發和推廣太陽能低溫熱水集成技術;2.開發高效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技術;3.開發推廣分體式承壓太陽能熱水系統;4.開發推廣太陽能熱水采暖及輔助能源匹配技術;5.開發太陽能中(100℃~200℃)高(400℃~450℃)溫集熱技術;6.開發推廣太陽房、太陽灶技術和產品;7.開發太陽能熱利用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技術;8.太陽能空調及熱發電技術研發,目前熱發電的關鍵技術集熱管和集熱器已取得較大進展。
最后,霍志臣教授表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雖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但是總的來看,基本面還是積極的,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開發挖掘。希望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進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健康發展,共同迎接下一個更為輝煌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