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經濟屬性
人們對太陽能熱利用的認識一直存在著兩大誤讀。
一是提起太陽能,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光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太陽能發電,實際上太陽能熱利用與光伏分屬兩個不同的產業,擁有著各自不同的產業體系,就猶如足球和籃球,雖然都是球類體育項目,但都是獨立的個體產業,不能將之等同。
另一誤讀則是認為太陽能熱利用特別是最常見的太陽能熱水器應該屬于家電行業,的確太陽能熱水器從生產、售后、服務、營銷、終端等各方面都與家電行業類似,但并不能因此就把太陽能熱利用歸于家電行業,因為太陽能熱利用所涉及到的范圍和領域比家電行業更寬更廣。
因此我們要有這樣一個認識,太陽能熱利用既不等同于光伏,也不包含于家電,其自身是完完整整獨立的產業。那么,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與光伏產業以及家電行業的屬性區別到底在哪呢?
1、與家電產業的差異
與家電產業比較,太陽能熱利用的“工程性”和“新能源性”尤為突出,也是與家電產業的本質不同。
家電產品一般都是單臺銷售,以個人或者家庭為單位進行使用,而太陽能熱利用中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除去單臺的銷售外,工程市場在太陽能熱利用中占很大的比重,如:民用集體工程,賓館等公共建筑商用工程,工業企業用熱工程,太陽能采暖工程,熱發電工程等等。它面對的不是家電業的大眾消費者,而是公共集體組織或政府,與家電相對比單機銷售占比很小。
“新能源性”表現在使用過程當中,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是節能產品,而家電產品都是耗能產品;太陽能熱利用與家電是在不同條件、環境下才能工作,太陽能熱利用依靠太陽,而家電依靠電流,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家電產品的工作運行是要靠太陽能發電或者太陽能熱發電來實現的。
2、與光伏產業的差異
與光伏不同的是,太陽能熱利用的“市場性”。太陽能熱利用是依靠市場需求誕生和市場化操作運營的產業,已經滲透到民用、工用、商用、政用等多個領域,是實現了市場化的產業。從根本上來說,市場需求是太陽能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光伏的推廣90%依然靠政府的政策、補貼與強制。在使用上,太陽能熱利用不但走進了千家萬戶,真正實現了貼近現實生活,而且正在向商用、工用方面發展,甚至太陽能熱發電或在將業某個時段會很大一部分取代光伏成為太陽能轉化電能的主要方式。
回顧太陽能熱利用的市場化進程,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剛剛萌芽于實驗室的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經開始相繼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通過稅收抵免、生產補貼、信貸擔保、信息貸款等多種方式扶持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分別在上世紀90年代頒布了各種促進太陽能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新政府更是致力于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歐美各國太陽能產業早早走上了紅火的發展之路。但是隨著各國產業格局的調整和對太陽能產業支持力度的降低,歐美眾多國家太陽能產業也開始出現發展的“倒坡”現象。這驗證了單靠國家政策并非產業發展的長久動力。
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誕生之初,并未引起國家和政府注意,發展環境的差異導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只能靠科研人員的鉆研誕生于實驗室,并靠著民間力量實現了最初的產業化。誕生之初,太陽能熱利用產品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首先引起了城市里一批理念超前的環保人士的注意,他們成為太陽能熱利用第一批消費者。隨著我國農村的發展,農民的消費能力和意識逐漸提高,加上一批生產制造企業在農村市場的艱辛科普,廣大農民朋友成為了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的第二批消費者。至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的市場逐漸打開。進入21世紀后,節能環保逐漸成為潮流,太陽能產業通過技術、產品、系統的升級進入更多人的視野,被更多機構和人士甚至政府部門所關注,在城市建筑中以各種應用形式引入太陽能這一新能源,以實現整個社會的節能減耗。就這樣,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用三十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了自身的成長、升級。
“十一五”發展狀況的盤點中,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對社會節能減排所貢獻的效益有目共睹,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已然躍身成為中國節能型社會中的主流節能產業之一。“十二五”期間,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將根據市場需求繼續向新的領域和方向擴展,如從戶用向工程化擴展、從生活熱水向采暖和空調擴展、從民用向工農業生產應用擴展、從低溫向中高溫擴展。這是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市場對產業的需求。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表明,市場需求才是產業發展最基本、最長久的動力。
3、太陽能熱利用的經濟屬性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以產熱標準結合產業使用領域劃分為三維空間,即太陽能熱利用低溫、太陽能熱利用中溫和太陽能熱利用高溫。從產熱標準上看,太陽能熱利用產熱溫度0℃~80℃屬于太陽能熱利用低溫;80℃~250℃屬于太陽能熱利用中溫;250℃以上屬于太陽能熱利用高溫。從產業使用領域上看,太陽能熱利用低溫適用于熱水領域,太陽能熱利用中溫適用于熱能領域,太陽能熱利用高溫適用于熱電領域。
從太陽能熱利用三維空間的產品類別上來看不但相互有稍許差異,也同家電和光伏有著差別。
太陽能熱利用低溫的主要市場是民用市場,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是目前最普及的太陽能熱利用低溫產品,其經營戰略以科普和民用產品營銷為主,給國民生計帶來重大作用,各種表現屬性與家電行業類似、但與光伏產業完全不同。
太陽能熱利用中溫市場主要作用于商用市場和工業企業市場,其產品類別橫跨熱水與熱能,主要針對公共單位及工業企業,其經營戰略以科普和工程營銷為主,目前工、商市場對太陽能熱利用中溫需求迫切,其價值在于能夠有效的實現節能減排降耗、增進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效率,表現形式與家電行業、光伏產業都完全不同。
太陽能熱利用高溫市場目前來看主要作用于“政用市場”,也就是說需要由國家宏觀調配來對其進行推廣和開發,其產品類別是熱電,未來主要的客戶群也是以政府為主的各部門,在當今能源緊張的大環境下,是整個國家甚至地球都急需的新型清潔能源,其價值在與能夠實現大范圍的節能減排,結合現實情況,該階段的經營戰略是以國家高層部門的引導和科技營銷為主。其表現形勢與光伏類似,但與家電行業完全不同。
通過分析不難看出,太陽能熱利用的三維空間都與家電行業、光伏產業存在著諸多差異,并不能因為某些方面類似就貿然對其進行歸類,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擁有自己獨特的屬性,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新能源產業。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從誕生直至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屬性,是其他任何行業與產業都無法將其包含或者等同的,概括來說,太陽能熱利用的屬性是市場化的新能源商品,兼具“新能源”與“消費品”的復合屬性。
二、太陽能熱利用經濟屬性下的企業經營定位
不同于家電企業的市場單一,企業有一個大致同質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太陽能熱利用企業首先必須根據太陽能熱利用市場的多重屬性,根據自身資源為自己進行個性化的經營模式定位;其二,不同于光伏的政府補貼模式,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純市場化的運做。綜上,鑒于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三維空間的劃分以及其自身獨有的經濟屬性,太陽能熱利用生產企業結合自身的發展程度和綜合實力應該找準自身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身和整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能夠循序漸進地正常發展。
在太陽能熱利用的經濟屬性下,傳統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大致可有七種經營定位:
A類大企業:規模為王,三維經營
這類企業是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中的代表性企業,無論從人力配比、綜合經濟實力、品牌影響力還是高端性、長遠性上來看都處于產業前列,他們的定位即包含整個太陽能熱利用低中高溫的三維空間,會根據市場對三維空間產品的需求和產業發展狀況來調整自身生產、營銷體系的比例,同時在某些時候還會起到整個產業的導向作用。
B類中企業:品牌為王,跨界經營
該類企業跨界民品與工品,涉及太陽能熱利用低溫領域和部分中溫領域,這些企業通常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由于品牌有一定的影響力,有能力有資源進行跨界經營。但在數千億級的太陽能熱利用低溫市場和少許中溫市場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比例,是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主力企業。針對其跨界經營的特性,該類企業涉及到民用和工用兩類市場,會分別制定兩種營銷方式,建造兩支完備的團隊,通過兩類渠道來實現企業利潤。
C類綜合性中小企業:單一為王,小全經營
綜合實力相對較小的生產制造企業,限于其實力和專業性只從事太陽能熱利用民品產銷,或者工程產銷,從不跨界民品與工程兩大領域,或者延伸中高溫市場。這類企業目前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下,每年的產銷量浮動不大,該類企業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中擁有較多的數量,他們的豐富了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低溫領域的產品種類,也推動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D類中小企業:流通為王,商貿經營
這類企業與C類企業的不同點是其沒有生產車間,不自行生產制造,通過OEM的形式進行民品營銷或工程營銷。其通常有較為先進的營銷方式和豐富的營銷渠道,雖然沒有生產成本和壓力,但卻有會受制于人的風險,無法絕對自行控制生產時間、產品質量以及產品價格。E類綜合性中小企業:地頭為王,區域經營
此類企業沒有強大的綜合實力,只有小范圍的生產、營銷能力,但能夠充分利用諳悉的資源,在一個地級市、省級區域內通做民用、商用、工用和政用市場,包含單機銷售、工程等,其特點也在于有較為明確的針對性,從團隊、物流、服務等各方面開源節流,在自己的經營區域內有一定的優勢。
F類綜合類中小企業:系統為王,線性經營
該類企業類似于E類企業,不過其是在某一特定的系統內充分利用諳悉的資源,經營好商用、工用或政用市場。例如:熟悉某連瑣酒店,可在全國的瑣酒店進行熱水系統營銷;有特定的住建部資源,可在全國的保障房系統內進行公關營銷;對太陽能游泳館有專攻,可集中資源專攻全國的游泳館系統。總之該類企業利用線性經營不但可以實現一定的品牌推廣,同時也能夠總結出自身的企業定位,也讓各領域的太陽能熱利用有了一定的專業性。
G類綜合中小企業:制造為王,“生產”經營
該類企業主要存在于已經市場化的太陽能低溫領域,其精于制造,可應客戶要求進行各型號、各類型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制造,生產能力強。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所以不進行銷售和營銷,純為生產,區域性或者全國性的接收訂單,為品牌企業OEM,不利之處在于生產量和生產成本無法自控,要視訂單數量來決定。該類企業的存在填補了一些生產能力不足或者物流成本過大企業的需求。
隨著產業的發展,一些新的財團會逐漸地加入進來。他們不再進入經營繁雜的低溫領域,而是高開高走,直接殺入中高溫領域或進行熱水熱能的商業運營。那么這其中又可憑添三種類型企業,即H專注熱電、I專注中溫、J進行熱水熱能熱電運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經濟屬性大致如此。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廣大的上千家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或許在經營戰略探析中能借鑒一二。日出東方其道大光,祝愿堪稱中國創造、世界領先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健康發展。
作者:龐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