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潛”進行時
在這次發布會上,皇明太陽能技術總監張立峰認為,太陽能工程安全標準嚴重缺失,工程招標文件不能區分質量好壞。“不論品質,只論低價,皆以低價論英雄,導致短命工程、垃圾工程充斥市場。”張立峰還指出,太陽能工程拼接系統成風,各系統不匹配、不兼容、壽命長短不一,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回顧皇明曝潛的一幕幕,不但含沙射影大批競爭對手,而且對行業商會也大肆抨擊,連電起火、內膽腐蝕、冰山壓頂等一些列問題將太陽能行業批的幾近體無完膚。張立峰認為,太陽能工程評標模式不合理,商務標評分辦法對價格進行最大約束,價格越高,所獲分值越低,這嚴重制約了優質優價工程廣泛進入市場。
那么如何在打破工程市場的不論品質,之論低價的現象,又如何將工程市場的作用發揮至最大化,我們即來剖解該問題。
工程市場進步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制度體系,是無法控制市場行為帶來的種種亂象的,而在皇明屢次曝潛之后,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接收皇明提交的關于《制定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安全強制標準》的建議。據了解,日前,天津、北京、上海、重慶、南京等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向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出《建議函》,呼吁盡快制定、出臺太陽能熱水器一系列能夠保障消費者人體健康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這樣的效果可謂是皇明及黃鳴本人想要的。
目前標準制定已經兩易其稿,應該在3至6個月左右的時間出臺。此次“強安標”制定與過去其他國標制定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皇明廣泛聽取消費者的意見,摒棄了過去標準制定僅由業內幾家大企業說了算的做法。
同樣的,尚普咨詢能源行業分析師指出:隨著,我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當前,我國太陽能工程已涉及到熱發電、采暖、制冷空調、民用與商用建筑的熱水、海水淡化、工業熱利用、干燥等方面。并且太陽能工程市場越來越大,前景十分廣闊。
另外,在2012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暨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二十年紀念會上,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振濤指出,國家新能源戰略的投入逐步加大,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經上升為國家七大戰略支柱之一,而太陽能熱利用是重點內容之一;在標準體系方面也有相應的完善,現在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有34個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其中有十二條款為強制性標準,并且還有六項正在立項并開始制定的國標和行標。
總結: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歷程,特別是近十多年的發展表明: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的科學技術進步,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和新型平板集熱器的核心技術,推動在八大應用領域的技術進步,充分體現了科技向生產力轉化,是第一生產力;以市場為導向,在城市、農村和國際三大市場普遍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滿足廣大民眾洗浴等生活用熱水的需求;近年來又向工程、采暖空調、工農業生產和中高溫四大市場擴展,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力系統實現節能減排;科技和市場是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升級和發展的強大動力,現代的企業制度、經營管理和工藝裝備不斷促進產業升級,中國式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和發展,為產業積極、有序和持續發展奠定了牢固基礎;中國是太陽能熱利用生產和應用大國,正向強國邁進;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一定為惠及民生、節能減排和建設美麗中國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