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發展引起專業人才缺乏
太陽能企業多起源于手工作坊,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企業規模成長雖然隨著產業的影響逐步吸納高技術人才,但整體來講,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苛刻的太陽能行業,人力資源已經成為制約產業繼續發展的重要瓶頸。作為新興產業,太陽能產業人力資源的供給也具有局限性,廣大太陽能企業缺乏優秀的專業人才,產業發展面臨一定的困境。
高校專業設置滯后跟不上產業發展需求
有高校曾嘗試過太陽能專業人才的教育,但因為種種原因很快放棄,這雖令人遺憾,但在太陽能產業人力資源市場上,指望高等教育為產業培養人才在短期之內是不現實的,太陽能產業的專業人才緊缺的狀況將是長期存在的問題。而且隨著太陽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人力資源的缺口極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光伏企業之間的人力資源爭奪日趨激烈
行業性的人才稀缺,加上行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導致企業人才爭奪激烈,甚至為此惹上法律糾紛。不可否認,太陽能產業十幾年的發展獲得了市場極大成長,涌現出一批規模企業的過程中,同時也培養了一定數量的太陽能基礎專業人才。同時相當數量的大學畢業生,還有從家電業或者消費品行業轉行而來的人才,基本涵蓋了從高級管理到市場銷售,市場策劃等專業崗位。這些在實踐生產經營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人才,具有很強的實戰能力,現在已經成為專業內稀缺的人力資源。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人才培養滯后,或者考慮到人才培養的高昂成本,更傾向于引進人才,相對于人才需求的壓力,現有人才數量遠遠難以滿足產業需要,特別是一些專業性強的崗位存在巨大缺口。
人才本稀缺又流失形勢不容樂觀
21世紀最稀缺的就是人才,對于太陽能產業和企業來講,現在的形勢不容樂觀,不僅在于人才的長期稀缺,還在于人才的持續流失。人才的流失有企業和產業兩個層面的現象,前者影響的是某個企業個體,而后者則對整個行業產生負面拉力。太陽能行業人才流動超出了正常范圍,這種流動往往形成行業性的人才流失,上升為行業問題。
管理差距導致人才儲備力度欠佳
太陽能企業多數是民營、私營企業,小企業管理混亂,難以提供員工個人發展平臺,對人力資源難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力。而部分大企業,雖然在管理層面比較規范,但距離現代化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并且形成了大組織病,官僚作風嚴重,組織效率低下,使員工的積極性降低。就這樣,整個太陽能行業人力資源儲備就像一個大水缸,進水口固然水量充沛,但出水口也是流量頗大,最終水缸內的存水量自然難以形成有效積累。
太陽能行業吸引人才卻缺精英
隨著行業的影響力提高,太陽能對人力資源的能見度和吸引力增強,人才的流入量增大,不少企業感到樂觀,人力資源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在眾多的人力資源中,太陽能專業的人才還是相對稀缺的。
未來掌握主動破解中高端人才荒
業內人士指出,徹底打破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人才荒現象首先要求每個用人企業要建立良好的待遇保障機制和人才晉升機制,以便留得住人才?,F在在太陽能行業的許多企業還采用粗放式的人力資源戰略,人員流動率過高。這種方式會讓職工造成嚴重錯覺,使員工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缺乏安全感和對企業的認同感,影響工作效率,降低忠誠度,負面影響難以估量。其次,要以更開放的心態,接納其他成熟行業的高端人才為我所用。企業不僅要把人力資源引進來,更要把人才轉化為太陽能行業的人才,企業培訓和再教育將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最后,建立自主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注重從企業內部發現并培養人才。隨著產業規模的壯大,企業應該主動改變過去寬進寬出的人力資源模式,代之以嚴進嚴出的集約化人才培養機制,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未來掌握主動,這才是行業破解中高端人才荒的根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