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在不同的時期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競爭的焦點是不一樣的。在商品經濟階段,競爭的焦點是低成本、高質量,所以只要我們的產品物美價廉就可以了。但是,到了產品經濟時代,不僅僅是要成本低、質量高,還要有特色,有差異化。
到了服務經濟時代,更多的是靠服務來贏得消費者,讓消費者覺得消費了這個產品之后沒有后顧之憂,同時愿意付費來享受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
今天的中國,人們更喜歡免費的服務。比如很多太陽能企業(yè)的免費保修、免費維修,甚至終身保修、終身維修。這種服務模式短期看,可能促進產品的銷售,但是長期看卻有問題。隨著客戶的數量越來越多,服務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企業(yè)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使企業(yè)不堪重負。所以說,到了服務經濟階段企業(yè)就應該轉型,讓服務成為公司利潤的源泉。
打亂了場地的格局,打亂競爭的規(guī)則,柳傳志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我們跟強手在競爭的時候……那個時候聯想還是很小的時候,他說,龜兔賽跑的時候,我們不要跟它在大路上賽,你寄希望于兔子睡覺不大可能,它現在它很警惕的--大公司,但是你把它引到它不太熟悉的領域里頭去,或者一個熟悉的市場里頭去,比如說在沼澤地里,跟兔子賽跑,那兔子它就麻煩了。
在《湯姆和杰瑞》動畫片里頭,那個貓總是倒霉,那個老鼠總是占便宜。實際上在我們平常看來貓和老鼠是沒法達成平衡的,是吧?但是這個老鼠很聰明地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動不動一下就鉆到哪兒去。
有一個說法叫:小企業(yè)要在大象踩不到的地板縫里頭生存。在地板縫里頭,所以你就踩不著。管理學上叫動機不對稱。或者說,在位企業(yè)跟你沒法進行一種正面的競爭,他也不愿意讓你活的很舒服,但是他沒有辦法,他身段太大了,它體積太大了,你所涉足這個市場領域里頭他沒有辦法進入。
說到這里,筆者想到過這樣一個預言,我們把他叫做一頓午餐與一條命。就是獅子去追兔子,追了半天沒追著然后狐貍就笑話他,說百獸之王追不著一只兔子,你看多丟人。那個獅子就苦笑了一下,說沒辦法,我是為一頓午餐在跑,它是為一條命在跑,我當然追不著它。所以小企業(yè)和大企業(yè)在競爭的過程當中,它的動機是不對稱的。
差異化戰(zhàn)略也好,市場細分也好,應該說可能是一個幾千萬的份額。對于太陽能大品牌來說,也許不會全力以赴和你爭奪市場,因為大品牌船大不好掉頭,拼足了力氣搶幾千萬也吃不飽肚子,小的市場份額對于大企業(yè)來說可能是一頓午餐,但是對于太陽能中小企業(yè)來說就是一條命。因為大企業(yè)和小企業(yè)動機不對稱,所使用的資源配置,管理戰(zhàn)略都是不一樣的,這就不難理解蔣介石為什么輸在打游擊戰(zhàn)的毛澤東手里。在太極拳和柔道里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是個重要的戰(zhàn)略。當年我們聽那個游擊隊之歌,沒有槍炮,敵人給我們造。
那個草船借箭,其實說的都是這樣的一件事情。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看《赤壁》這個電影時,大家都記得這個龐統給那個曹操就出了一個餿主意。曹操聽來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就是這些北方來的士兵水性不好,容易暈船,然后他把所有的那些船都把它連接起來,連環(huán)計。變成了一個像現在航空母艦似的,非常的大,這樣它作戰(zhàn)的能力,推到哪兒,那是非常的強大。不至于說有的船掉隊了,然后顯得很分散,所到之處攻擊力是特別的強,而且很平穩(wěn)。這聽起來是很好的,但也是剛才那句話,大有大的難處,最后被一下子燒掉,就是因為這些船全連在一起了,一燒就全部燒掉。所以借對手的力量,打敗對手。
在商品經濟階段,企業(yè)之間競爭的要素是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物美價廉是最大的優(yōu)勢。
在產品經濟階段,企業(yè)之間競爭的要素是完整產品的差異化,是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服務經濟階段,最重要的產品已經是無形的服務,硬件只是完成服務的組成部分。
因此,更加講求的是服務質量,因此客戶滿意度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考評標準。
做別人不做的,或者別人做不了的,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