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海寧市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仿佛坐過山車一般,銷售業績從坡頂向谷底駛去,這種現象的產生可以用“內憂外患”來進行分析。“外患”指的是,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風暴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過去后,開始二次觸底,并且波及我國各行業,消費者開始理性消費;“內憂”則指的是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仍未真正成熟,內部存在諸如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管理模式落后等問題,再加上家電下鄉副作用開始凸顯。因此海寧太陽能熱利用企業的困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海寧企業問題現狀
1.對節能產品惠民政策不夠了解,具體操作存在困難。在走訪海寧市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期間,許多中標企業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海寧吉祥太陽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錢新抱怨道:“中標后,企業沒有接受專門的培訓,對于一些細節問題不甚了解,企業尚且處于混沌狀態,下游的經銷商就更不用說了,再加上各種軟件的安裝與操作,具體信息填報,開具發票,補貼款發放滯后等,都讓廠商有一種云里霧里的感覺。對于海寧的企業來說,還有一大困擾就是數量問題,5萬臺的年銷售量本來就困難,還要在今年5月31號之前完成,真正留給企業的操作時間只有3個多月,‘亞歷山大’啊。”
2.海寧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產值已經達到36億元,但是相比海寧市的主要產業——皮革業和服裝業來說可謂九牛一毛,雖然是節能環保產業,但是由于產值小,并沒有引起政府足夠的重視,海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協會會長胡國梁告訴記者:“不僅是海寧,就連浙江省對整個產業的重視程度都不高,如果能像山東省政府那樣重視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相信我們也會取得很好的成績。當然得不到政府的重視也有企業與產業自身的原因。”
3.企業規模明顯偏小,品牌集中度與知名度偏低,直接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海寧已經發展了20年,但是由于浙商獨立意識強和政府重視程度等的關系,始終沒有出現特別大的知名品牌,在“細胞分裂”的發展模式下,產業發展沒有取得決定性突破。不僅如此,企業用于科研投入、引進人才、管理創新、營銷創新上的資金,也大都有得過且過和“隨大流”的心態,不僅產品同質化嚴重,就連企業也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產品類似,模式一致,規模相仿,文化相近,輕視科研等。
4.在走訪海寧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企業都希望可以中標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繁榮太陽能熱水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琪英告訴記者:“我們今年零售額雖然有所下降,但工程量卻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年前單在貴州我們就中標3000余臺太陽能熱水器工程,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我們3次都沒能中標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而目前又有很多工程招標明確要求有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資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題。”對于沒有中標的企業來說,在工程投標資質上就比別人矮了一截。
“乍暖還寒時候”,未來尚需探索
在外界報道海寧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哀聲一片”的時候,記者看到了未來海寧太陽能熱利用企業的發展趨勢與突破困局的智慧。
首先是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于已經中標的企業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雖然補貼額度可能不如家電下鄉大,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所有中標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它們積極聯系國家節能惠民辦詢問操作細節,并且開始了宣傳工作。浙江申豪光能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濤介紹:“公司第一時間向經銷商送達中標信息,提前進行預熱,為今后中標產品的銷售打好輿論基礎,并且公司也將中標產品作為公司主推產品,公司也將利用好這一身份積極參與工程投標。具體操作上的難題我們認為可以幾家企業聯合邀請相關專家或有經驗的企業人員對我們進行操作培訓。”
其次,未中標的企業也沒有感到絕望,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依然抱有很高的熱情,在失敗后它們積極尋找原因,不論是產品能效檢測報告,還是能效備案,對每個環節進行一一排查。沈琪英告訴記者:“我們沒有中標很可能是因為能效備案沒有做好,這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準備能效備案和標書了,而且一定會在再次投標前將能效備案做好,爭取進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中標企業名錄。”也有的企業認為,沒有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并不代表自己比別人差,企業還可以通過關注細節、提高產品能效比,相信一樣可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準備申報節能產品惠民工程。
再次,對于海寧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品牌集中度差、規模偏小等問題,胡國梁透漏了協會的一些想法:“我們可以學習國外的企業聯盟或者山東、北京等企業間的‘企業連橫’模式來共同抵御市場風浪,海寧的企業老板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不愿將企業與別人共管。以后我們協會將多與企業溝通,學習企業聯盟的成功模式,努力將企業團結起來。”另外,據秘書長李萍介紹,協會還將以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為重點,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監管,力促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成為與皮革業齊名的海寧市另一張名片。同時也要多多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有在內外環境兼優的情況下,產業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吉祥太陽能有限公司記者也看到了他們新開發的內置真空管的平板太陽能熱水器,還參觀了其產品實驗室——海寧絕無僅有的企業實驗室。不僅是吉祥,許多企業也都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逆境中開發差異化產品,努力拉開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這些都是海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為突破困局所做的嘗試。
最后,我國大多數太陽能熱水器都是本土消化,出口國外市場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策略。據悉,海寧市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年出口值已經達到6332萬美元,而在當地,神太和喜臨門是太陽能熱水器出口做得最好的企業,出口份額占了公司總產值相當的比重。喜臨門總經理顧志峰認為:“國外也有著對太陽能熱水器的現實需求,而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太陽能熱利用廠家完全可以將眼光放到國際市場上,既可以將國內過剩的產能轉移到國外,也可以為公司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面臨行業洗牌與國內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海寧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在積極探索企業與產業的出路:借力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轉變企業發展模式、開拓國際市場等。海寧企業正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產業陽光的未來。
作者: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