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統計數據顯示,經歷了從2011年2月最高點到2012年11月暴跌87%的15家制造商基準BI全球大型太陽能指數在過去一年價值回升了55%。2002年10月,技術股主導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至后泡沫時代的最低點,在第二年反彈了2000年3月份最高值的37%。
今年,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SunPower股價的漲幅已經超過5倍。隨著電池板價格穩定下來,包括SunPower和中國英利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在內的供應商正拉動股價的上漲。與去年6.1%的漲幅相比,今年太陽能電站和屋頂裝機量將暴漲40%。
“最壞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了,”彭博新能源財經首席太陽能分析師詹妮·蔡斯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剛剛經歷了太陽能供應方面的低谷。”去年,投資者為清潔能源項目注入2050億美元的資金,消化了部分太陽能電池板全球過剩。鑒于價格仍將繼續保持穩定,2014年復蘇之勢還將持續下去。制造商“輕松了許多”。
樂觀的分析師
最近幾月,分析師更加看好太陽能股。根據彭博編纂的數據,目前美國最大晶硅太陽能電池板供應商SunPower的平均評級為3.5,高于去年12月的2.4,也是過去兩年來的最高值。5表示投資者應該購買股票,1表示他們應該出售股票。
晶科能源是第二季度唯一盈利的中國太陽能制造商。彭博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的股票平均評級為3.7,高于5月份的2.3。今年該公司股票已經增加三倍以上。即使在大型電池板制造商沒有盈利之前,投資者已經掀起股票搶購潮。股價已經翻了一番的英利綠色能源預計2013年的虧損額較2012年將收窄。股價已增長近7倍的阿特斯陽光電力預計2013年將扭虧為盈,從2012年虧損1.95億美元,實現盈利2700萬美元。
大幅改善
英利綠色能源美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Robert Petrina接受采訪時表示:“很明顯,過去9個月情況有了大幅改善。”位于中國保定的英利去年出貨量達到2.3GW,是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該公司預計今年這一數值將增長43%。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今年全球光伏產業可能安裝42.7GW太陽能電池板,較2012年增長40%。
蔡斯透露,實力最強的公司目前出售電池板的價格都高于成本價。一年前,大型太陽能指數里一半以上的中國電池板制造商均出現負毛利潤率。銷售價格高于成本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太陽能產業開始從過去兩年的產能過剩向好的方面轉變。
根據彭博統計的數據,2012年全球前十大制造商將電池板產能較前兩年提高了19%,達到20.6GW。不過,這些工廠投入運營之時,正值需求衰退之際,2010年,電池板安裝量較2009年翻了一番,但是在2011年增速放緩至58%,去年更是僅有6.1%。
蔡斯指出,一些“不合邏輯的市場因素”已經消失。日本和中國的需求正在攀升,前者大力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廣泛利用,以取代核電;后者預計今年裝機量將翻番。新能源財經預測,這個國家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太陽能企業破產
太陽能蕭條導致業內損失慘重,大量制造業走向破產,一些企業仍在苦苦掙扎。“我不認為我們已經脫離險境了,可能仍會出現一些破產企業,”蔡斯說。
這些破產企業或許有益于整個行業,因為較弱的企業被迫退出可以讓大型的企業接手他們的客戶和資產,天合光能美國有限公司總裁Mark Mendenhall說。位于中國常州的這家公司預計今年將出貨2.4GW太陽能電池板,較2012年增長50%。該公司股價今年已經增至三倍以上。
其他威脅因素
“你將看到經營良好公司和那些試圖依靠低價維持運營的公司出現更大程度的分離,”蔡斯說。“這個行業早已度過童年時期,正從青春期跨入成年期。這個過程不會讓它滅亡,只會變得更加強大。”
太陽能復蘇面臨的其他潛在威脅是增長的原材料成本,包括鋁和多晶硅。大型太陽能指數里的大多數企業仍未盈利,只有晶科能源、SunPower和First Solar在第二季度報出凈收益。
供過于求導致電池板價格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下跌52%和20%。SunPower首席執行官Tom Werner表示,價格下跌不利于供應商,但有益于消費者,間接提高了銷售量。今年到目前為止,電池板價格已回升9%。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SunPower預計今年電池板銷售量將達1.03GW。該公司稱將提高產能25%。“太陽能成本與傳統能源相比已頗具競爭力。”Wemer接受采訪時說,“目前的情況與一年前相比已經有了顯著不同。對我們來說,從今年早些時候‘天空就晴朗多了’。”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