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開啟價格戰
“這兩年來,市場上的價格戰越打越激烈,有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售價已跌破1000元錢,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服務成本卻只漲不降,最要命的是零售市場卻出現了下滑,給很多商家的感覺是,太陽能熱水器的零售市場快要不行了。”日前,來自江蘇揚州、浙江海寧兩地的太陽能光熱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兩年來繼續活躍在零售市場的品牌只有三四十家,主要是那些大企業。很多中小企業雖然沒有關門倒閉,卻只能是依靠關系拉來的幾單太陽能熱水工程生意維持著。
持續不斷的價格戰,正是導致行業發展動力不足的根源。上述來自揚州的企業負責人透露,價格戰是很多中小企業挑起來的,面對大企業借助品牌和規模優勢開始清洗市場,很多小企業開始采取犧牲利潤的價格戰,將原本售價在兩三千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價格拉低至千元左右,結果就是大企業有足夠的實力可以消耗,小企業卻被淘汰了。
企業犧牲質量換取市場份額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主要是包括全真空玻璃管、發泡水箱、金屬支架和上下水連接管四大部件。據了解,每支全真空玻璃管的采購成本在15元左右,一般需要20支到24支,熱鍍鋅鋼板支架成本在每套150元左右,水箱的成本最低可以做到50元左右,上下水連接管一般在3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工人工資平均50元至80元、運輸及安裝服務費每臺120元至150元和廠商合理的利潤每臺200元,一臺熱水器的最低售價不能低于1000元。
北京市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委會主任羅運俊透露,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加工相對比較簡單,一個企業只要有儲熱水箱生產線,產品的其他配件,如真空管、支架都可以進行社會化采購。一些中小廠家的前期生產線投入小,又不需要技術研發投入,廣告宣傳費也沒有,甚至連一些稅費都可以合理規避,這也造成一段時間內市場上低于10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層出不窮,甚至連一些知名品牌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在外貼牌定制“超低價熱水器”的辦法,以犧牲質量換取市場份額。
低價格成“害群之馬”
在缺乏技術革新和產品換代刺激下的太陽能熱水器零售市場價格戰,已難有出路。“有的企業為了拼低價,就偷工減料,明明100多元的鍍鋅板支架換成40多元劣質產品,兩個月就銹跡斑斑,最終這些低價產品成為懸在每個家庭頭上的地雷,影響的是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信譽。”來自山東的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坦言,低價格就是“害群之馬”。
有知情人士露,很多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直接以最低價格作為企業中標條件,導致很多太陽能企業在工程市場開始競相低價,甚至犧牲質量降價迎合。在少數地區還出現了開發商為了應付驗收,采取“租賃”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方式,驗收通過后就將設備拆掉,這也給正處在快速發展通道的太陽能光熱產業蒙上一層陰影。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