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陽能產業一直飽受產能過剩困擾,特別是在2013年受到歐盟“雙反”等因素的沖擊下,產能過剩問題被更多地暴露出來,受到社會關注。就云南而言,該省有中小微型太陽能熱利用類企業約150余家,光伏應用類企業約60余家,生產產能過剩嚴重,且存在科技含量低、產品質量差、安裝和售后服務不規范等問題。
云南省太陽能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涂濟民稱,由于行業門檻和技術含量比較低,出現了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的雜亂無章、魚龍混雜、無序甚至是惡性競爭現象,嚴重敗壞了清潔能源產業的形象與信譽,制約太陽能新技術的普及與提高。
他表示,為解決上述問題,云南省太陽能產業聯盟已出臺《云南省太陽能資質評定管理辦法》,對企業進行資質評定,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規范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涂濟民還表示,希望通過鼓勵科技創新,人才培訓,資質申報,摸清每一個聯盟成員單位所具備的產業優勢,企業特長和人才素質狀況,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各企業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走專業化分工定位之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格局,促進企業之間的團結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為下一步開展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調整奠定基礎。
云南省太陽能產業聯盟于2011年8月成立,作為云南太陽能行業自我約束管理的公益性組織,聯盟在有關各部門的支持下,對產業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推進云南太陽能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