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是家庭耐用的“混合動力”消費品,也可以稱為“新能源電器”,屬家電行業四種熱水器之一。其落差式的儲水箱與集熱器都安裝在屋頂,風雨日曬,維修困難,所以對它的質量要求就更高。
在逐一剖析行業自身問題時,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標準:我國從1991年起已發布了熱利用相關標準(包括行業標準)十多項,但產業發展了二十年了,實踐證明標準太低,而且嚴重缺乏。根據日有用得熱量、平均熱損的合格要求,真空集熱管太陽吸收比,半球反射比的合格要求,只要縮小集熱面積保持原水箱容量,日產1500支鍍膜、排氣生產下線的都可達標。這樣就為大批低端產品制造商提供了偷工減料的機會。
檢測:據調查,產銷量在2千萬以下的小作坊、小企業幾乎都沒有自檢設備,即使有的也只是裝扮門面,國抽輪不上,地抽不合格就罰點錢,而且往往監督抽檢前會走漏風聲,為應付可突擊做一批或零買幾十根好一點的真空管配上可逃過一劫。
管理:質量管理體系ISO,電氣安全CCC、CE,環境認證等各個企業都很全,但大多數只用于宣傳,真正操作的只是在上規模的企業,對于小作坊、小企業幾乎是空白。連質檢也是有崗無人,還有的是假證、過期證。
質量:太陽熱水器成品的質量主要是性能,生命周期,安全等,評判依據是標準。日有用得熱量的高低,同樣的質量還與日照高度、經緯度有關,檢測地與使用地不同誤差很大,難于評判。所以本人對能效標準分等級貼標有質疑,水質檢查二天后排出的熱水是否仍為符合衛生標準的水,僅依靠目測,那么使用期間水質如何保證。
配件:上游供應商供給的配件,小企業小作坊往往看價格看關系,不需要檢測,本身標準尚缺,特別是真空集熱管質量好壞差別太大了,還有控制儀表上的傳感器,已經傷透了經銷商與消費用戶的心,廠方不敢配,市場又很雜,水質好的或不好的至少一年內甚至三個月后必須返修。
服務:現在有個通病,廠方只求銷量,那怕是品牌企業,只顧千方百計給終端授人以魚賣出去,但還不能授人以漁如何安裝如何維修做好服務。
品牌產品應該是成品,不應把水管、接件,控制儀表等難辦的踢給經銷商,用戶投訴水箱吸癟脹壞可能不是產品質量而是安裝使用造成,結果把皮球踢不踢去,用戶大為不滿,但安裝如何規范,安裝完畢要求向用戶說明正確使用方法,廠方有培訓的責任。
廠方在沖量的同時,應該注意質量的把握。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對太陽熱水器的標準作出了提升和規范,嘉興市太陽能行業協會對相關太陽熱水器的配套件在質量聯盟的標準上正在制定各自企業標準,不日將頒布實施。這說明我們的行業協會已經真正地在發揮職能作用,讓我們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