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河北省太陽能利用行業協會、河北省光熱產業技術研究院、國際銅業協會、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聯合舉辦的“2016中國河北第三屆可再生能源工農業利用峰會”在保定市電谷國際酒店隆重召開。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張曉黎主任應邀出席會議,介紹了“十三五”專題研究中太陽能采暖的政策建議和一些太陽能采暖的成功案例。
太陽能采暖市場的需求很大。從技術上來講,建筑節能技術和標準的實施為太陽能采暖提供了基礎條件;各類太陽能集熱器產品的技術進步為適應不同氣候和工程類型的太陽能采暖提供了比較可靠的集熱部件;蓄熱技術的進步提高了太陽能保證率和經濟性;多能源互補技術為太陽能采暖的適用性提供了保證。市場有需求,技術有保證,才能支撐中國現階段太陽能采暖的推廣應用,也預示了采暖示范將會有大發展。
政策方面
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關于農村采暖至少分成兩個層次,一是重點地區,即京津冀地區。這是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要加快解決采暖區農村燃煤超低溫排放的問題。二是其他采暖區的農村。要通過開展試點,逐步解決太陽能采暖作為主要能源解決農村采暖的問題;替代常規的燃煤,包括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建和改造的供熱站。
另外,希望政府的手能夠切實引導行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有3個方面工作應該做:
第一個是頂層設計。我國是太陽能熱利用應用大國,但還不是應用強國,在建筑節能、供熱制冷、工農業應用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創新體系,提升競爭力,邁向中高端是“十三五”期間光熱的方向和任務。但長期以來,國家對光熱行業的發展一直沒有明確的指導性意見,因此,十三五期間光熱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
第二個是熱能統計體系。國家制訂的規劃需要有一套管理體系來落實,即國家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這個體系就是國家確定頂層規劃目標,通過各省的規劃協調落實,落實情況需要通過統計體系反映,然后采取相應政策。目前能源局出臺的制度規定,未計入國家能源統計體系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熱水、地熱能、農村沼氣等)利用量暫作為補充參考,在國家建立準確的統計體系后再納入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可見,國家有關部門認為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長期缺失準確的統計體系,還無法實施目標引導。
第三個是監管方式。如果要引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中高端走,就需要對監管方式其進行改革, 不能還是通過查閱資料,看合格證,計算集熱面積,推斷系統的性能。沒有科學合理的數據和熱計量,無法區分系統優劣與否,還是會引導行業向低端發展,逐漸陷入低價惡性競爭的泥潭中。
案例方面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案例來看一下太陽能供暖的應用情況。
北方的低層建筑太陽能多能互補采暖系統。根據我國北方冬季氣候特點,按照節能、簡便、經濟、高效的原則,將太陽能技術和生物質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節能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技術集成優勢,從而取得最大的能源環保效益,形成一個四季熱水,冬季取暖的供應系統。
項目具體的一些數據和分析如上圖。
目前全河北省已經啟用太陽能主動采暖,覆蓋張家口、秦皇島、保定、廊坊、滄州、石家莊、邢臺、邯鄲,另有山東萊陽、陜西西安等。采暖規模從單體100㎡直到2000㎡。涉及農戶、學校、養老院、鄉鎮政府機關等。完成全國首個太陽能采暖村—河北省固安縣馬慶村。多年來,太陽能采暖在河北一些農村得到老百姓相對廣大用戶的好評。
2、沈陽工廠采暖項目
沈陽某工廠采暖案例:運用solarwall®太陽墻®專利太陽能熱利用技術,通過微孔金屬或非金屬墻系統加熱輸送新風。優點是技術成熟、造價低、免維護、低能耗、高舒適度、有凈化防塵作用、適用多種建筑。
2014年12月落成的沈陽32000平方米大型廠房采暖項目經加拿大solarwall專家衛欣查詢后證實,為亞洲最大廠房采暖項目。并且創造了65.5度的太陽能空氣集熱系統升溫幅度新世界紀錄,超過了美國紐約州一個軍事基地項目上記錄的61.3度。
3、拉薩農業大棚供暖項目
拉薩農業大棚采暖項目采用熱管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于2015年竣工投入使用。可緩解拉薩市民吃菜難壓力,帶動拉薩蔬菜產業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科技進步,對拉薩農業轉型升級,提高科技水平,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實施精準扶貧和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項目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節電3.7億度,節約標準煤34200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9500t,減排二氧化硫280t,與電熱、燃油、燃氣鍋爐等相比(燃煤除外),增量投資在1-3年內即可收回。
4、印度IBM辦公大樓太陽能空調系統改造項目
項目于2013年由印度VSM公司提出,2014年10月開始建設,2015年4月調試完畢,2015年9月IBM公司通過驗收。太陽能集熱器采用力諾瑞特設計、生產的CPC集熱器,采光面積2340㎡,提供75-95℃熱水。制冷設備采用遠大780KW的單效吸收式溴化鋰制冷機組,產生7-12℃冷媒水。為IBM兩棟七層的辦公大樓提供全年空調制冷。兩棟樓占地面積 3200㎡,建筑面積56000平米,總投資98萬美元(631萬人民幣,每平米112.6元)。未采用輔助熱源,全部制冷均由太陽能空調系統提供。太陽能空調系統耗電量27kWh,原電冷機組耗電量288kWh,改造后耗電量為原耗電量的10%,年節電1046MWK,排量二氧化碳減近920噸。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門MNRE提供投資總金額30%的補貼,投資回收期約為4.4年。
對太陽能采暖的思考
第一要因地制宜。太陽能供熱采暖要充分考慮當地自然條件、建筑保溫、經濟發展、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當地支持政策和使用對象等。如京津冀農村去煤,有大氣污染治理費用支持,太陽能保證率不能僅為40%,低了老百姓在采暖季會花費其他的能源費用,老百姓不會滿意。
第二要系統分析。客觀認識和發揮各種可再生能源的特點,進行整體系統設計,防止片面,違背規律。有的項目系統和輔助能源結合的好,有的就不好,極端天氣時效果差,因為設計時就違背了一些客觀規律。
第三要與地方產業發展和扶貧工作相結合,能源行業要服務于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農業的項目要與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和小康社會建設規劃相結合,與服務對象的需求相適應。現在有些企業還不轉型,抱著以前對待熱水的觀點對待采暖是不行的,必須要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不同應用對象,要求一定是不一樣的。
第四要重視實用技術的實踐驗證。要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思想,不斷總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成果必須經過實踐檢驗驗證,甚至標準、技術規范也要經過實踐的驗證。包括一些軟件,也需要在實踐中積累大量數據基礎上才能廣泛推廣應用。
第五要重視質量與服務。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質量和服務的高要求。講到供給側結構改革,就要有更高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對質量服務的高要求。采暖不是生產單一的家電產品,不能保質期過后就不管了。特別是在示范階段,一定把住質量關,減少故障率,發現問題,持續改進,跟蹤服務。
再生能源代替常規能源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一定要堅持技術創新,科學合理地進行系統匹配和選擇。按照科學的研究方法,高質量完成采暖領域工程應用,從而兌現我們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承諾。